首页 > 新闻动态 >正文

谢志斌著《中土早期观音造像研究》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19-11-02

微信图片_20191102130920.jpg

出版信息

书名:中土早期观音造像研究

作者:谢志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ISBN:9787101137958

观音信仰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在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演进,成为最典型的中国化菩萨信仰形态之一,并对中国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风俗乃至社会生活与精神情趣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观音信仰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彰显自己的存在,从而沉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如经典、寺院、造像、忏仪、偈赞、小说、修法、节日等等,其中造像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文化形态。观音造像也可能是全部佛教造像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造像类型。千百年来,这些观音像以其圣洁、美丽、温柔、典雅、亲和、慈祥、婀娜等形象感动并滋润着亿万信仰者的心。这些材质有别、手法不同、形象各异的造像,既记录着人类艺术创造的智慧与发展轨迹,也彰显着菩萨的内在精神与民众的真实诉求,承载着佛教信仰史、思想史、艺术史等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

谢志斌,男,1990年生,甘肃天水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后、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讲师。2007年至2011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2011年至2019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分别获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世界宗教文化、佛教历史与思想、宗教艺术、中东宗教。在《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有《法华经鉴赏辞典》(合著)《花开见佛:净土宗及其祖庭》等专著,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微信图片_20191102131839.jpg


目 录

微信图片_20191102131105.jpg

微信图片_20191102131312.jpg

微信图片_20191102130913.jpg

微信图片_20191102131319.jpg


评议

观音造像在时间上源流悠长,在地域上分布广袤,在类型上复杂多变,在内涵上更是神韵悠远。至今保留下来的造像数量依旧巨大,收集起来相当困难,然而更加困难的是题记文字的全面汇总、准确辨识与深刻解读。造像与题记及其所在地域与时代、供养人所属阶层与诉求等诸多背后的因素,既扑朔迷离,又彼此交织,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从历史的原貌来讲,毕竟记录着一个真切的信仰之心和完整的事实经过,只有层层递进,触类旁通,彼此关联,综合分析,才可能触摸造像背后的那个真实,从而实现对造像的准确把握和合理解读。志斌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清醒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对于隋代以前的观音造像来说,那些深藏在历史迷雾中真实信息,原本是那么的饱满,那么的清晰,那么的具体,然而时隔千年的今天,我们只能遗憾地与很多信息说声再见。但是,我知道,志斌在努力走进历史,触摸真实,尤其是怀着敬畏与感恩,试图走进信仰者的内心世界。他不厌其烦地与琳琅满目的造像对话,想方设法地叩问其身上的真实故事,并在稀奇古怪的题记中还原生活的画卷,体会曾经鲜活的情感,力图揭开被历史烟尘掩藏着的信仰真实,从有形的物态中释放出精神的底蕴。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偏离甚至歪曲了古人的原义,淹没甚至玷污了信仰者的一片虔诚,所以,审慎的态度应该是,有几分资料说几分话。在资料欠缺时,宁愿留下疑惑,也不能勉为其难地作猜测性判断。志斌的研究,基本恪守了这一原则。他在汇聚历史信息并走进由这些信息所搭建的历史天空之后,以今天学术界认可的原则和方法,特别是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学的方法,去面对这些真实,通过严谨的研究,审慎的分析,试图给出恰当的结论。

——李利安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普陀山佛学丛书”之《中土早期观音造像研究》是谢志斌博士在他的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增加、完善所成,全书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20余万字,150余尊观音造像,实为难能可贵。看完《中土早期观音造像研究》,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肯定。第一,本书提供了观音研究的珍贵资料。这本书收集整理了155尊隋代以前的观音造像,基本都有造像图片,还包括相关的铭文、题记、材质、大小、出土地、收藏地及资料出处,这应该是对隋代以前观音造像最为全面的一次整理,为以后观音研究、艺术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第二,本书梳理了观音造像发展演变的大概脉络。这本书首先简要梳理了印度观音造像的几个发展阶段和特征,又对新疆地区现存的观音造像做了考察。二、三章,对从西秦开始,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以及南朝的观音造像做了全面整理,总结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造像的不同类型等。第三,本书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本书的第四、五章脱离开造像造像形而下层面的论述,上升到形而上层面的思想、文化探讨,对观音造像所蕴含的佛教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佛教美学之间的关系做了阐释,并非一味地拘泥于造像、图像表面,不仅利用了艺术学、考古学的资料和视野,主要应用了宗教学、历史学等方法,对观音造像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这种方法值得借鉴。第四,本书最后结语部分的论述很具启发性。最后结语的六个部分,层层递进,高度升华,使人对观音菩萨的形象有了一个全新的、深刻的认识。讨论观音菩萨的形象与精神、与自我、与人性、与终极,在究竟意义层面将观音菩萨的形象背后的精神内涵、佛法底蕴做了阐释,既紧紧联系“不二”“见性”“唯识”等高深的佛法妙理和修行实践,又不落传统佛教义理叙述的窠臼,利用“原型”“本我”“宇宙意识”“无疆界觉知”等心理学范畴进行阐释,令人耳目一新。最后这一部分虽是简短的、尝试性的,但很有启发性,也显示了作者优秀的学术功底和佛学修养。

——会闲法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


(编辑:郭储)

上一篇:李利安教授:《民间佛教的学理诠释与中国佛教史的再认识》

下一篇:李利安教授为海南省宗教工作干部骨干培训班讲授《中国宗教现实问题分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