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帆:我与何炼成教授
作者:李江帆 编辑:李世宽 发布时间:22-09-07 点击:次

我认识何老师可追溯到1981年10月。那时他是西北大学副教授,我是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正在写服务消费品和第三产业方面的毕业论文,遇到难题要请教他。到武汉大学时,何老师恰好应邀回母校参加研究生答辩。我喜出望外。去不成西安,反倒在武汉遇到何老师,似乎冥冥中老天自有有安排。

何老师肯定了我的研究,指出:选题是比较好的。过去忽视动态的使用价值,生产就谈物质生产,研究不够。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交换问题,1斤米=2小时劳务,理论上可以说是抽象劳动相等。从产品与劳务的等一性说明价值相等,有新意。作为“中派”代表人物,何老师的意见与我的观点不完全相同,但使我有机会在汲取正面意见的同时,广泛了解、留意、考虑反面和侧面的意见和批评,对我形成硕士论文的新论点的启发甚大。此后在写作过程中我多次向何老师请教。

去年我才有机会在一次调档时看到了保留在华南师大档案馆的何老师对我的毕业论文的学术评语。他指出:“李江帆同志的《论服务消费品》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他曾与我多次联系,我是积极赞成他研究这个问题的。这次看了他的定稿,认为写得相当成功,是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主要特点和优点是:选题很好,基本观点正确,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具有新意,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能自圆其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我不禁回忆起在我撰写硕士论文和即将答辩期间,中央权威经济学报刊连篇累牍刊载批评服务是生产劳动的论文,形成了非常严峻的政治气氛,使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几乎处于被动局面。长于研究生产劳动的何老师的权威评语想必对我的毕业答辩和学位答辩的通过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两年后,该文第一章以“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题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和英文版发表,佐证了何老师真有慧眼。我非常感谢何老师在80年代全国批评第三产业的严峻气氛中对我的服务消费品的研究的倾力支持。这也是对创作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支持,因为我的硕士论文奠定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服务产品理论。

1984年何老师出版了由他任主编,魏杰任助编的《价值学说史》,他希望我写书评。按理说,我这个33岁的小字辈是没有资格给大牌教授写书评的。我理解,他邀请我写书评体现了学术老前辈的宽广胸怀、唯才是举的胸襟、对年轻人学术上的无尽信任、热情关怀和大力扶掖。他从我做毕业论文研究起就关怀着我,从1981年毕业论文选题,1982年写毕业论文评语,到1983年厦门大学盛会推荐我任记录员,一直在热情扶掖我成长。何老师的胸襟和信任增强了我这个后生小子对老前辈的研究成果“指点江山”的勇气。

我在写好准备用于发表的正式书评时,另外写了一篇内部版书评,专讲缺点和不足,仅供何老师参考。何老师收到书评1+1后,非常高兴。他很欣赏并认可我提出的不足和修改建议以及“内外有别”处理方式。他感慨地对我说,《价值学说史》这本书,我送给很多朋友,看得最仔细、最认真、评价最中肯的就是你。你的书评写得很好,特别是对书的不足提出了细致具体的修改意见,很有参考价值。最近我才发现,《价值学说史》修订版,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何老师对我的书评1+1提出的赞扬和修改建议几乎“照单全收” 。

1991年6月我到西安开会时,获悉我的《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此时我更感激何炼成老师从我的硕士论文选题以来对我的关怀和扶掖。我去拜访何老师时拍了一张合照。我在交谈中回忆从事第三产业研究的往事,表达了对他的感谢。他很喜欢这合照,收入《何炼成教授学术自传与影集》,说明他以我这个“编外学生”的第三产业科研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为荣。在我心目中,何老师永远是我敬爱的恩师。

回忆40多年来我与何老师的交往,我想起了毛主席的名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和何老师也是这样。共同的科研目标使我们从天南海北走到一起了。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资本论、价值学说史、生产劳动;我从硕士研究生开始研究第三产业,从服务消费品入手,研究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再拓展到第三产业,研究服务产品的产、交换、分配、消费,开拓第三产业经济学。由于研究课题相近,我的人生道路与何老师有很多交集:1981年“武汉巧遇”拜访何老师,确定硕士论文选题论服务消费品,写毕业论文论文评语;1983年当“临时代表”任生产劳动小组记录员,硕士论文(第一章)入选大会;1984年价值学说史“书评1+1”再探价值理论;1991年在“华山之巅”获知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奖;1995年“加盟西北大学”在经管学院讲第三产业专题讲座;2002年因劳动价值论研究“相聚中南海”。我与何老师的交往几乎与第三产业主题相关。

何老师为什么能赢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呢?他的人生经历留下什么宝贵精神财富呢?我感到有如下三点: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的学风。他的生产劳动的观点独树一帜,不跟风。如关于服务是否有价值,他与我的观点不完全相同,他认为第三产业不创造价值,但从未试图要我考虑他的观点,而是鼓励我独立思考。他的评语强调的是“能自圆其说”。他勇于坚持真理,在全国上下批第三产业的时候,坚定支持我的创新研究。他敢于根据实践发展修正错误。如他在1981年说不承认三产业创造价值,主要是与现实统计不符,造成实际工作的混乱。在我的毕业论文评语中,委婉地批评服务消费品的价值问题论证不够。后来随着形势发展,他根据实际,修正自己的观点,撰文承认第三产业的划分。

何老师在陈云所提的“三唯”基础上,加了“不唯师”,这对研究生导师来说很有针对性,我认为也是他培养出如魏杰、张维迎、刘世锦、邹东涛等众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的经验之谈。比较《价值学说史》的原版和修订版,我不禁联想,魏杰从80年代的“助编”做起,鱼跃龙门,终成大咖,这应得益于“不唯师”的为师之道。这或许就是传媒津津乐道的“何炼成现象”的真谛。

第二,关怀、帮助、信赖、鼓励、扶掖后辈成长的精神。他在学术之交中经常设身处地的想到年轻人所处的困难,利用自己的地位,力量和影响力,尽力帮助有难处甚至处于逆境中的年轻人增强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对初出茅庐,学有所成的年轻人的学术水平表现出充分的信赖。他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尽量提携晚辈,尽快走上成才之路,尽早挑上学术,对晚辈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就,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他对我的第三产业研究,从硕士论文选题到硕士论文评语,到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写作,始终热情关怀。他把评价他的著作的任务交给我这样一个年轻的讲师来做,在修订版中全部采纳了我的意见,把我赞誉过的中国古代价格理论,由附录升级为篇,接受了我提出的要肯定西方经济学的具体有用分析部分的意见。虚怀若谷地采纳资历浅的年轻人的意见,对于一个经济学大家来说,是很可贵的。他还以很大的热情支持我加盟西北大学,为申请博士生导师创造条件,虽因校际合作的安排未能如愿,但那热情安排,至今回忆起来,还是非常暖心。

第三,学术交往中的谦虚、谦让、君子风度。40多年前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温和,毫无架子。在参加小组讨论会讨论,游览公园,待人接物,处处可以体会到这种大家风范。在西北地区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成立大会主席台座位安排上,在经管学院领导班子与我的合照时,他一如既往地谦让硬要我站在中间。从他几次拍合照的小节可以看到他:工作是主角,合照是配角。

纸短情长。仅以此缅怀敬爱的何老师。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作者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本文原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86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