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审核评估 齐心协力做好迎评促建各项工作
作者:李剑利 编辑:李世宽 发布时间:24-05-13 点击:次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教育部推动高校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进高质量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按照教育部审核评估工作安排,我校将于2025年上半年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估类别为第一类。前期学校出台了《西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对我校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近期召开的西北大学2024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以“聚焦审核评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主题,吹响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全面铺开的集结号。

本轮审核评估工作任务重、系统复杂,有许多新变化。应该“怎么看”审核评估?全校师生在审核评估中“怎么干”?在此,我们特意请到教务处处长李剑利教授,就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中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以下简称记):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一轮审核评估相比,新增了“评估申请”环节,要求高校如要参评需首先确定参与的审核评估类型,作为参加审核评估第一类的唯一陕西省属高校,学校在选择评估类型时应如何考量?

李剑利(以下简称李):作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全国双一流的大学,学校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因此,学校经过研究讨论,形成了申报第一类评估的决策部署。作为学校办学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本科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本科人才培养成效是最大的办学成就,只有建设一流的本科教学,才能更好地助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本”的优良教学传统,始终把育人作为办学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不断完善既具有厚重底蕴、西大特色,又彰显时代要求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此次申请第一类评估,就是要携手审核评估之力,全面完善质量体系、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西大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新路径,为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培养底色。

记:我校怎样部署新一轮审核评估筹备和迎检工作?

李:学校对审核评估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前期,学校研究制定了《西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从时间划分上,学校将新一轮审核评估进行了5个阶段的整体规划。2024年1-2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学校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全校上下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准确领会审核评估文件要求和精髓,精准把握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要义和目标指向,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2024年3-8月为自评自建阶段,学校组建自评报告起草组、数据支撑材料组、宣传工作组、综合协调及技术支持组等4个小组进行自评自建,各小组各司其职,形成高效的评估任务推进机制。同时,各院系对标学校整体工作方案,系统梳理专业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运行情况,规范整理教学档案,完成教学档案材料电子化。2024年9-12月为整改完善阶段,学校将按照审核评估要求,组织开展预评估工作,根据预评估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和总结材料,并正式向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交开展审核评估的申请材料。2025年上半年为评估开展阶段,学校将按照教育部评估中心的工作安排,配合专家组完成线上评估和进校考察工作。评估结束后为整改提高阶段,对照专家审核评估结论和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记:2004年和2016年,学校先后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此次新一轮审核评估相较以往的评估有哪些新的变化?

李:新一轮审核评估由原来的“教学评估”转变为“教育教学评估”,从以往考察教学工作、教学要素转向考察教育教学、育人成效,推动高校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立德树人导向更加鲜明。此次审核评估重点突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建立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二是坚决破除“五唯”顽疾。针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方面存在的“五唯”顽疾,此次审核评估全面加强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审核,引导教师潜心教书、安心育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注重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贡献,强化多元主体评价,从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学习体验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三是积极探索分类评价。围绕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按类型把尺子做细,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引导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推动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促进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常模数据作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找准所处坐标和发展方向。四是大幅减轻评估负担。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的指标多、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本轮审核评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线上线下评估“一体化”,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采信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让评估负担“减下来”。打造菜单式、可定制的评估工具,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让组织实施选择权“落下来”。五是突出评估结果使用。强化评估整改,让新一轮审核评估“长牙齿”,建立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等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记:在新一轮审核评估准备过程中,学校面临怎样的挑战?各单位、各部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李:在本轮审核评估中,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完善质量文化和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共同体。新一轮审核评估将质量文化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这也就意味着,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因素、质量监控、质量改进等内容是本轮审核评估考察的重点。质量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和健全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不仅需要校级层面的统筹规划,更需要打破校级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壁垒,同向发力、密切协作,并发挥院系主体责任,以质量文化为价值追求,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高质量运行。

在审核评估准备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完善院系质量保障体系。由于审核评估不仅局限于校级管理层面,还与院系基层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各院系系统梳理自身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对于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起草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主要阐述学校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做得不好的如何改进”“改进效果如何”等,要以“达成度、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来检验相关工作、深层次分析存在的问题。自评报告中对于问题与不足的总结不能少于三分之一篇幅。换言之,撰写自评报告不仅要展示好的方面、突出的成效,更重要的是通过专家的“诊断把脉”找准问题,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整理支撑材料。支撑材料的准备主要基于过往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报告以及相应材料的归集和整理,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督促和促进各院系、各授课教师规范日常教学,引导广大教师将质量意识、规范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注:本文原载《西北大学报》第819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