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16时,西北大学世界史树人启智读书会第4期“读希罗多德《历史》下”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中东研究所刘金虎老师领读,龙沛老师主持,中东研究所博士生马峥嵘,硕士生李怡彬、贺舒涵分享读书报告,中东研究所二十余位师生线下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硕士生李怡彬从特征与原因两方面阐述了史诗与历史学的联系与区别。李怡彬认为,史诗从神意出发解释人类的行为,历史学则以明辨真假为基本原则。在史诗转向历史学的过程中,公元六世纪哲学的兴起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李怡彬详细讲述了Historia语义的演变过程,从最初强调“实地观察”演变为后期“通过收集和甄别证据用人的理性评判来获取知识”。最后,李怡彬总结了《历史》的几点特点,即叙事风格带有史实的痕迹、内容方面政治与军事并重,历史观上主张文明对立。
硕士生贺舒涵首先简要介绍了《历史》一书的写作内容,随后贺舒涵以货币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了古希腊钱币与阿提卡币值制。其中,贺舒涵就巴比伦币制、厄基那币制、阿提卡币制的起源与发展等内容作了相关分享。
博士生马峥嵘通过历史学、地理学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历史》一书的写作背景。接着,马峥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总结了《历史》一书的大致内容。最后,马峥嵘通过对比的方式,认为阿拉伯人撰史与希腊人历史记述风格存在相似之处。
刘金虎老师以《地缘冲突“东方”、“西方”文明的碰撞》为题,进一步带大家解读了《历史》。在分享开始之前,刘金虎老师指出了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观点的不足之处。刘金虎老师认为,在希罗多德看来,因为历史沿革、社会现实、族群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希波战争的发生有其必然性。随后,刘金虎老师以波斯与希腊冲突发展的过程为主线,梳理了《历史》下卷的主要内容。其中,刘金虎老师重点分析了希腊与波斯胜负的原因。对于希腊人而言,希腊人不仅拥有共同的语言、历史记忆、文化传统,而且在现实利益面前可以团结在一个共同的政治理念之下。但是波斯君主的扩张逐渐沦为帝王个人喜好的体现。最后,刘金虎老师分析了希波冲突对于希腊与波斯的影响。
龙沛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同学阅读《历史》一书的不同视角,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感想。龙沛老师指出希波战争作为西方世界的重要历史记忆,不仅是后世历史学家写作的重要素材,也是希腊等国家构建合法性叙事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希波战争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多面性,例如波斯帝国的统治阶级内部有众多的希腊流亡者。本次读书会至此圆满结束。